
職稱 | 特聘教授 |
---|---|
姓名 | 劉美慧 |
電子郵件 | |
聯絡電話 | (02)7749-3865 |
研究專長 | 【課程與教學學群】/【教育社會學學群】:多元文化教育、課程與教學、國際教育、民主公民教育 |
年度 | 論文名稱 |
---|---|
2024 | 大學推動全英語課程的挑戰與展望:從學生觀點分析。教育研究月刊,358,18-32。https://doi.org/ I 0.53 106/ I 68063602024020358002, 2024 |
2024 | 概念為本跨領域課程發展之研究-以國際文憑組織中學階段課程為例。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2024 |
2023 | 日本小學中年級社會學習指導要領和教科書探究取向設計之分析―以「變遷與因果」單元為例。教科書研究,16(3),159-196。doi: 10.6481/JTR.202312_16(3).04, 2023 |
2023 | 從事實為本到概念為本:一所小學的國際教育課程發展協同行動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9(3),29-61。(TSSCI)DOI 10.6925/SCJ.202309_19(3).0002, 2023 |
2023 | 國際文憑組織「個人與社會」教科書素養導向統整課程設計之分析。教育研究集刊,69(3),43-80。(TSSCI, Scopus期刊), 2023 |
2023 | From a public school to an IB school: experiences and challenges for curriculum transformation in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wan. 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 DOI: 10.1007/s12564-023-09884-8(SSCI, Scopus), 2023 |
2023 | 芬蘭民族地景鄉村意象之潛在課程:以小學數學教科書為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23(1),83-142。(TSSCI), 2023 |
2023 | 芬蘭一間國際文憑組織中學英語教師多元文化議題融入教學設計之探究。教育學刊,60,1-49。(TSSCI), 2023 |
2023 |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good citizenship in an East Asian society: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the ICCS 2016, Educational Studies, DOI: 10.1080/03055698.2023.2173520, 2023 |
2022 | 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評量架構對社會變遷的回應之分析。教育研究月刊,338,81-99。, 2022 |
2022 | 從選擇中開創機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專業課程雙語化之推動策略。教育研究月刊,336,41-53。, 2022 |
2022 | 芬蘭赫爾辛基一間學校的現象為本學習個案研究。當代教育研究季刊,30(1),39-84。(TSSCI, Scopus期刊), 2022 |
2021 | 國小三年級社會領域教科書探究任務內涵之分析:以探究為本的觀點。, 教科書研究(TSSCI期刊), vol. 14(3), pp. 43-77, 2021 |
2021 | 國際教育2.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策略。, 台灣教育, vol. 726, pp. 11-26, 2021 |
2021 | 芬蘭一間學校的現象為本學習課程統整設計與學生學習表現。, 教育研究集刊(TSSCI, Scopus期刊), pp. 107-156, 2021 |
2020 | 國中社會領域教科書「跨科活動」之分析──素養導向設計的觀點, 教科書研究, vol. 13, Dec. 2020 |
2020 | 探究為本的國中歷史教學實作:以芬蘭一間國際文憑學校課室為例。, 課程與教學季刊, vol. 23, Oct. 2020 |
2020 | 中小學國際教育能力指標之建構與運用。, 中等教育, vol. 71, Jun. 2020 |
2020 | 從國際教育1.0到2.0──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課程與教學的發展與變革。, 中等教育, vol. 71, Jun. 2020 |
2020 | 師資培育國際化—國際文憑教師(IBEC)學程中的師資生特質與想法。, 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vol. 65, Jun. 2020 |
2019 | 超越文化欣賞的社會正義課程:美國一所小學的非正式課程探究。, 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 vol. 19, Dec. 2019 |
2018 | 從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反思我國學生參與課綱審查之重要課題。, 當代教育研究季刊, vol. 26, Dec. 2018 |
2018 | 以協作敘事取徑促進幼教師專業發展歷程之探究, 當代教育研究季刊, vol. 26, Sep. 2018 |
2018 | 高中公民與社會教科書多元文化議題之分析, 教科書研究, vol. 11, Aug. 2018 |
2018 | 美國華盛頓州國小階段跨國移民學生之學習安置和語言支援制度, 教育研究集刊, vol. 64, Jun. 2018 |
2018 | 從編審歷程分析國小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文本知識之轉變, 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 vol. 14, Jun. 2018 |
2017 | 多元文化教育與國際教育的連結, 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 vol. 無, Dec. 2017 |
2017 | 美國華盛頓州一所小學多元文化課程實施之個案研究, 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 vol. 17, Jan. 2017 |
2015 | 性別化的課程轉化: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的性別議題教學, 當代教育研究季刊, vol. 23, Sep. 2015 |
2013 | 高中體育班的潛在課程, 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 vol. 1, Jan. 2013 |
2012 | 從臺灣教育實習的現況分析專業發展學校施行之可行性, 教育領導研究, vol. 必填欄位, Jan. 2012 |
2011 | 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反思與前瞻, 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 vol. 4, Jan. 2011 |
2011 | 從臺灣的多元文化兼論公共圖書館的多元文化服務, 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vol. 24, Jan. 2011 |
2010 | ICCS2009公民素養評量架構與我國社會學習領域能力指標的比對分析, 教育研究月刊, Nov. 2010 |
2010 | 國小社會課程本土化論述變遷歷程之分析, 課程研究, vol. 5, Sep. 2010 |
2010 | 新移民文化課程方案之實踐與轉化, 教育研究月刊, vol. 無, Jul. 2010 |
2009 | 當師培生遇到多元文化教育:準教師的多元文化意識與教學實踐, 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 vol. 5, Mar. 2009 |
2009 | 我國公民教育革新之反思—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計畫之研究與啟示, 教育資料與研究, Jan. 2009 |
2008 | 議題融入課程之研究趨勢—議題中心取徑之轉化與反思, 教育研究月刊, Dec. 2008 |
2007 | 臺灣教師評鑑制度之分析, 當代教育研究季刊, vol. 15, Sep. 2007 |
2007 | 欣賞文化差異與追求社會正義—重新理解多元文化教育, 當代教育研究季刊, vol. 15, Jun. 2007 |
芬蘭一間學校的現象為本學習課程統整設計與學生學習表現, 教育研究集刊, Jan. 2021 |
年度 | 論文名稱 |
---|---|
2024 | Informal Civic Learning and Taiwanese Adolescents' Expected Participation in Legal Protest: A Mediation Analysis. Invited presentation at 2024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PA, United States., 2024 |
2021 | 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for Social Justice in Taiwan: The Case Studies of Two Indigenous Elementary Schools. , Citizenship and social justice discourse in education across Asia, 2021, Japan: Fukoka(webinar) |
2020 | 全球疫情下高等教育教學策略的因應與前瞻。, 2020臺灣高等教育教學專業發展學會會員大會暨全球疫情下國際高等教育教學策略的轉變研討會。, 2020, 台北 |
2019 | 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Taiwan: Approaches and Challenges., the Korean Social Studies Association’s 201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ug. 23-24, 2019, 韓國麗水 |
2019 | The Praxis Approach to Multicultural Teacher Education: A Case Study of Taiwan., Multiculturalism with Asian Characteristics? Interpretations of 'multiculturalism' in school curricula and public culture across East Asia., Jan. 26-27, 2019, 日本九州 |
2019 | 台灣高中公民與社會教科書多元文化議題之分析。, 論文發表於第七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教科書高峰論壇。, 2019, 大陸北京 |
2019 | 從情境興趣探討芬蘭赫爾辛基學校七年級生的現象為本學習, 2019教育的展望:人才培育與永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9, 台北 |
2018 | 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綱與教科書的多元文化議題分析。, 全國教育社會學專業委員會第十五屆學術年會。, 2018, 南京 |
2017 | ICCS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研究亞洲模組的研發與調查結果。, 2017年德育監測論壇。, 2017, 北京 |
2017 | ICCS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的發展與評量架構。, 2017年德育監測論壇。, 2017, 北京 |
2017 | The approaches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Taiwan., the 41st Annual Pacific Circle Consortium Conference., 2017, 日本廣島 |
2016 | The paradigm shift to Social Studies Education in Taiw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16 Social Studies in the 21st Century Education., 2016, 南韓首爾 |
2016 | The praxis approach to multicultural teacher education: A case study in Taiwan., 3rd ISA Forum of Sociology., 2016, Vienna |
2016 | 雲端行動學習在師培課程中的運用。, 教育部補助師資培育之大學精緻特色發展計畫成果發表會。, 2016, 台北 |
2012 | 從ICCS2009的研究結果反思未來十年國中學生的公民素養教育, 2020教育願景國際學術研討會, Nov. 09-10, 2012, 臺北 |
2011 | 臺灣學生在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亞洲模組的表現分析, ICCS2009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成果發表會, Nov. 19, 2011 ~ Apr. 19, 2012, 臺北 |
2011 | 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之亞洲模組結果分析--臺、韓、泰、印尼四國比較, ICCS2009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成果發表會, Nov. 19, 2011, 臺北 |
2011 | 臺灣國中生在ICCS2009公民素養表現之國際評比分析, ICCS2009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成果發表會, Nov. 19, 2011, 臺北 |
2011 | 高中公民課程轉化之議題分析, 高中課程改革:知識結構、教師詮釋與學生經驗研討會, Oct. 15, 2011, 臺北 |
2011 | 國中階段新移民課程方案發展之個案研究, 差異而平等--多元文化課程與教學研討會, Jun. 18, 201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2010 | 向左轉,齊步走?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綱形塑與轉化歷程之議題分析, 2010 東亞地區課程改革脈絡下課程轉化議題國際學術研討會, Nov. 01, 2010, 台北 |
2010 | ICCS 2009研究結果對社會學習領域新課程之啟示,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微調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研討會, Sep. 01, 2010, 台北 |
2010 | Comparing three regional modules for ICCS 2009: Asian, Latin American, and European regional modules, Educational Conferen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10, Aug. 01, 2010, Helsinki |
2009 | Comparing three regional modules for ICCS 2009: Asian, Latin American, and European regional modules, 33rd Annual Pacific Circle Consortium Conference, May. 01, 2009, 台北 |
2009 | Cross-cultural research collaboration: Issues and reflections, 33rd Annual Pacific Circle Consortium Conference, May. 01, 2009, 台北 |
2008 | 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實踐與反思—師資培育者的敘事探究, 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社會學會專業委員會第十屆年會, Nov. 01, 2008, 桂林 |
2008 | 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轉向—從多元文化課程方案、文化回應教學到敘事探究, 兩岸四地教育研究之反思高級研討會, Nov. 01, 2008, 廣州 |
2008 | Becoming multicultural educators: Narrative inquiry, curriculum consciousness, and pedagogical practice, Pacific Circle Consortium 32nd annual conference, Jun. 01, 2008, Samoa |
2007 | How do the identity issues transformed from the 1980s to present in the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Quality Education, Nov. 01, 2007, Macau |
2007 | 台灣教師評鑑制度與方案的發展—教師角色的轉變, 公義社會與教育行政革新國際學術研討會, Nov. 01, 2007, 台北 |
2007 | 教師評鑑方案建構之台灣制度分析, 東亞教育評鑑論壇-新興議題與挑戰, Oct. 01, 2007, 台北 |
2007 | 教師評鑑方案建構之台灣制度分析, 教師評鑑方案建構之基礎性分析總計畫成果發表, Jun. 01, 2007, 台北 |
2007 | National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in Taiwan, 2007 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pr. 01, 2007, Chicago |
2007 | 台灣中小學專業發展學校之規劃研究, 華人社會的教育發展系列研討會─教師教育, Mar. 01, 2007, 澳門 |
2006 | 解嚴後臺灣社會課程本土化論述形構之歷程, 社會變遷與課程改革國際學術研討會, Nov. 01, 2006, 台北 |
2006 | 從我國教育實習的現況分析專業發展學校施行之可行性, 邁向卓越教育國際研討會, Jun. 01, 2006, 台北 |
2006 | 尋找替代性的公民教育教學模式:台灣國民中小學的教育經驗, 公民教育教學策略研討會, Jun. 01, 2006, 香港 |
2006 | 高等教育原住民學生學校適應之研究, 2006年台灣高等教育與學生事務國際學術研討會, May. 01, 2006, 台北 |
多元文化師資培育研究。, 鄉村教育振興與教師教育發展學術研討會。, 陝西 | |
Certifying Mentors:The Quality Assurance for Student Teachers during Practicum, The 10th East Asi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eacher Education, Japen | |
我國國中生的公民素養—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計畫評比結果, 中小學課程發展之相關基礎性研究成果討論會, 台北 | |
台灣社會學習領域中的公民課程改革:論述與爭議, 杭州師範大學與華東師範大學主辦之「社會科與公民教育國際研討會」, 杭州 |
年度 | 計畫名稱 | 參與人 | 職稱/擔任之工作 | 計畫期間 | 補助/委託或合作機構 |
---|---|---|---|---|---|
2024 | 高中國際教育課程政策形塑與實施歷程之議題分析(第三年) | 主持人 | 2024.08 ~ 2025.07 | 國科會 | |
2024 | 113年度推動國際教育課程發展與推廣計畫 | 主持人 | 2024.01 ~ 2024.12 | 教育部 | |
2024 |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國際教育教師共備社群計畫 | 主持人 | 2023.10 ~ 2024.12 | 教育部 | |
2023 | 高中國際教育課程政策形塑與實施歷程之議題分析(第二年) | 主持人 | 2023.08 ~ 2024.07 | 國科會 | |
2023 | 教育部「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計畫」(ICCS 2022)第五年 | 總主持人 | 2023.04 ~ 2024.03 | 教育部 | |
2023 | 因材施教,成就每個孩子-台灣優質教育的願景與對策 | 主持人 | 2023.01 ~ 2024.06 | 財團法人黃昆輝教授基金會。非政府部門(如NGO及NPO計畫) | |
2023 | 112年推動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課程發展與國際交流推展計畫 | 總主持人 | 2023.01 ~ 2023.12 | 教育部 | |
2022 | 高中國際教育課程政策形塑與實施歷程之議題分析(第一年) | 主持人 | 2022.08 ~ 2023.07 | 國科會 | |
2022 | 提升大學通識教育中程計畫【第1期計畫】 分項計畫2:通識教育課程發展及教師社群計畫 | 主持人 | 2022.06 ~ 2024.07 | 教育部 | |
2022 | 111年推動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課程發展與國際交流推展計畫 | 總主持人 | 2022.01 ~ 2022.12 | 教育部 | |
2021 | 探究式教學之師資培育-- 國際文憑師資培育的在地實踐 | 主持人 | 2021.08 ~ 2022.07 | 教育部 | |
2021 | 素養導向社會領域課程模式之建構 | 主持人 | 2021.07 ~ 2022.08 | 科技部 | |
2021 | 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計畫(ICCS 2022)第三年 | 總主持人 | 2021.04 ~ 2022.03 | 教育部 | |
2021 | 110年推動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課程發展與國際交流推展計畫 | 總主持人 | 2021.03 ~ 2021.12 | 教育部 | |
2021 | 新世代的教育:人才永續的整合規畫研究計畫 「民主素養與公民教育組」 | 主持人 | 2021.01 ~ 2022.06 | 財團法人黃昆輝教授基金會 | |
2021 | 超越表面事實的教學--發展以概念為本的國際教育統整課程模式(2/2) | 主持人 | 2020.08 ~ 2021.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20 | 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計畫(ICCS 2022)第二年 | 總主持人 | 2020.04 ~ 2021.03 | 教育部 | |
2020 | 推動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課程發展與國際交流推展計畫 | 成功大學外語中心、桃園市大園國際高中 | 總主持人 | 2020.01 ~ 2020.12 | 教育部 |
2020 | 超越表面事實的教學--發展以概念為本的國際教育統整課程模式(1/2) | 主持人 | 2019.08 ~ 2020.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9 | 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計畫(ICCS 2022)第一年 | 總主持人 | 2019.04 ~ 2020.03 | 教育部 | |
2019 | 推動中小學國際教育課程教材、資訊網及學校本位國際教育專案 | 協同/共同主持人 | 2018.10 ~ 2019.12 | 教育部 | |
2019 | 跨越邊界:多元文化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實踐經驗探究 | 主持人 | 2018.08 ~ 2019.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8 | 推動中小學國際教育課程教材、資訊網及學校本位國際教育專案 | 協同/共同主持人 | 2017.08 ~ 2018.08 | 教育部 | |
2018 | 再概念化多元文化教育與國際/全球教育:理論架構與課程發展的連結(2/2) | 主持人 | 2017.08 ~ 2018.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8 | IEA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16)(5/5)乙 | 主持人 | 2017.06 ~ 2018.05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8 | IEA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16)(5/5)甲 | 主持人 | 2017.06 ~ 2018.05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7 | 推動中小學國際教育課程教材、資訊網及學校本位國際教育專案 | 協同/共同主持人 | 2016.08 ~ 2017.08 | 教育部 | |
2017 | 再概念化多元文化教育與國際/全球教育:理論架構與課程發展的連結(1/2) | 主持人 | 2016.08 ~ 2017.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7 | 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計畫規劃主題:公民素養與教育 | 主持人 | 2016.06 ~ 2017.05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7 | IEA 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16)(4/5)甲 | 主持人 | 2016.06 ~ 2017.05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7 | IEA 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16)(4/5)乙 | 主持人 | 2016.06 ~ 2017.05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6 | 推動中小學國際教育課程教材、資訊網及學校本位國際教育專案 | 協同/共同主持人 | 2015.06 ~ 2016.08 | 教育部 | |
2016 | IEA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16)(3/5)甲 | 主持人 | 2015.06 ~ 2016.05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6 | IEA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16)(3/5)乙 | 主持人 | 2015.06 ~ 2016.05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6 | 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轉向 | 主持人 | 2014.08 ~ 2016.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5 | 推動中小學國際教育課程教材、資訊網及學校本位國際教育專案 | 協同/共同主持人 | 2014.06 ~ 2015.06 | 教育部 | |
2015 | IEA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16)(2/5)甲 | 主持人 | 2014.06 ~ 2015.08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5 | IEA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16)(2/5)乙 | 主持人 | 2014.06 ~ 2015.08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5 | ICCS2009公民認知問答題語料資料庫之建置與學生公民概念認知模型之分析 | 主持人 | 2013.08 ~ 2015.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4 | 推動中小學國際教育課程教材、資訊網及學校本位國際教育專案 | 協同/共同主持人 | 2013.06 ~ 2014.06 | 教育部 | |
2014 | IEA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16)(1/5) | 主持人 | 2013.06 ~ 2014.05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4 | 多元文化-族群、性別與階級跨校合作計畫 | 協同/共同主持人 | 2012.10 ~ 2014.12 | 教育部 | |
2015 | ICCS2009公民認知問答題語料資料庫之建置與學生公民概念認知模型之分析 | 主持人 | 2012.08 ~ 2015.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3 | 科技性別疆界的鞏固與流動-考察不同世代女學生科技學習的心路歷程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協同/共同主持人 | 2012.08 ~ 2013.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2012 |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的連貫與統整之擬議研究 | 主持人 | 2012.06 ~ 2012.12 | 其他 | |
2013 | 大專校院氣候變遷調適通識教育暨學程課程規劃與推動計畫服務建議書 | 靜宜大學生態系、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 主持人 | 2012.02 ~ 2013.04 | 教育部 |
2012 | 政策導向計劃:一般民眾與關鍵群體之低碳能源(含核能與安全)科技素養研究與推廣-子計畫一:民眾與關鍵群體之低碳能源一般科技素養研究與推廣 | 中原大學 | 協同/共同主持人 | 2011.11 ~ 2012.09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2012 | 融合原住民文化與CPS之科學課程發展與評鑑-以能源、機器人為例(3/4)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協同/共同主持人 | 2011.08 ~ 2012.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2013 | 社會科為什麼這麼難?--國小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文本形塑與轉化歷程之議題分析 | 主持人 | 2011.08 ~ 2013.07 | 國科會 | |
2012 | 閱讀研究議題七:「開卷有益」?社會學習領域多文本閱讀之意義建構-以歷史科為例 | 協同/共同主持人 | 2011.01 ~ 2012.06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2 | 中小學國際教育課程、資訊網建置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研究中心 | 協同/共同主持人 | 2010.11 ~ 2012.03 | 教育部 |
2011 | 課程政策形塑與實施之議題脈絡分析--以高中課程綱要為例-課程政策形塑與實施之議題脈絡分析--以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綱為例(多年期2/2) | 主持人 | 2010.08 ~ 2011.07 | 國科會 | |
2011 | IEA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09)(4/4) | 主持人 | 2010.08 ~ 2011.07 | 國科會 | |
2012 | 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計畫規劃主題:文化研究與教育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 協同/共同主持人 | 2010.06 ~ 2012.05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2010 | 師範院校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從師範院校傑出校友生命故事探究師培典範 | 主持人 | 2010.06 ~ 2010.12 | 教育部 | |
2013 | 融合原住民文化與CPS之科學課程發展與評鑑—以能源、機器人為例(4/4) | 協同/共同主持人 | 2009.08 ~ 2013.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1 | 課程政策形塑與實施之議題脈絡分析--以高中課程綱要為例-課程政策形塑與實施之議題脈絡分析--以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綱為例(多年期1/2) | 主持人 | 2009.08 ~ 2011.07 | 國科會 | |
2010 | IEA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09)(3/4) | 主持人 | 2009.08 ~ 2010.12 | 國科會 | |
2009 | IEA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09)(2/4) | 主持人 | 2008.08 ~ 2009.07 | 國科會 | |
2009 | 課程政策形塑與實施之議題脈絡分析--以高中課程綱要為例-課程政策形塑與實施之議題脈絡分析-以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綱為例(I) | 主持人 | 2008.08 ~ 2009.10 | 國科會 | |
2009 | 中小學課程發展之相關基礎性研究區塊研究-整合型(二)計畫子計畫五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 | 主持人 | 2008.06 ~ 2009.12 | 其他政府部門 |
2008 | 實踐取向的多元文化師資培育模式之建構--一個行動研究 | 主持人 | 2007.08 ~ 2008.08 | 國科會 | |
2009 | IEA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09)(1/4) | 主持人 | 2007.04 ~ 2009.01 | 國科會 | |
2007 | 成為多元文化教育工作者:師資培育者與基層教師的敘事探究、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 | 主持人 | 2006.08 ~ 2007.01 | 國科會 | |
2007 | 人文社會科學教育先導型計畫-多元文化與課程理論經典研讀會 | 主持人 | 2006.05 ~ 2007.04 | 教育部 | |
2007 | 台灣教師評鑑方案之制度分析 | 主持人 | 2006.03 ~ 2007.04 | 其他 | |
2007 | 台灣教師評鑑方案之制度分析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 | 主持人 | 2006.03 ~ 2007.04 | 其他 |
2006 | 台灣師大與僑大整合後未來發展計畫--子計畫「中小學專業發展學校規劃」 | 主持人 | 2006.02 ~ 2006.12 | 教育部 | |
2007 | 多元文化教育的論述、實踐與反思--師資培育者的敘事探究 | 主持人 | 2005.08 ~ 2007.01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07 | 94年度人文社會科學教育先導型計畫-教學叢書補助(差異/認同/批判/實踐:台灣當代多元文化教育的論述與實務) | 主持人 | 2005.06 ~ 2007.04 | 教育部 | |
2005 | 文化差異與兒童學習:文化回應教學之俗民誌研究(III) | 主持人 | 2004.08 ~ 2005.12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04 | 文化差異與兒童學習:文化回應教學之俗民誌研究(II) | 主持人 | 2003.08 ~ 2004.11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03 | 文化差異與兒童學習:文化回應教學之俗民誌研究(I) | 主持人 | 2002.08 ~ 2003.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03 | 從多元文化觀點探討阿美族學生的學習型態與學業成就 | 主持人 | 2002.08 ~ 2003.10 | 教育部 | |
2002 | 營造多元文化學習社群:一個多元文化教室的批判俗民誌研究 | 主持人 | 2001.08 ~ 2002.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01 | 多元文化公民資質之建構---階層分析程序法之應用 | 主持人 | 2000.08 ~ 2001.10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00 | 多元文化課程方案的實施:不同文化脈絡的運作課程與經驗課程之研究 | 主持人 | 1999.08 ~ 2000.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1999 | 國民小學多元文化社會科課程設計與評鑑(3/3) | 主持人 | 1998.08 ~ 1999.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1998 | 國民小學多元文化社會科課程設計與評鑑(Ⅱ) | 主持人 | 1997.08 ~ 1998.12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1997 | 我國小學社會科課程多元文化取向之研究-國民小學多元文化社會科課程設計與評鑑模式之研究(I) | 主持人 | 1996.08 ~ 1997.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22 | 2022.04-2023.03 教育部「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計畫」(ICCS 2022)第四年 | 總主持人 | 教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