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稱 | 特聘教授 |
---|---|
姓名 | 劉美慧 |
電子郵件 | lium@ntnu.edu.tw |
聯絡電話 | (02)7749-3865 |
研究專長 | 【課程與教學學群】/【教育社會學學群】:多元文化教育、課程與教學、國際教育、民主公民教育 |
年度 | 計畫名稱 | 參與人 | 職稱/擔任之工作 | 計畫期間 | 補助/委託或合作機構 |
---|---|---|---|---|---|
2024 | 高中國際教育課程政策形塑與實施歷程之議題分析(第三年) | 主持人 | 2024.08 ~ 2025.07 | 國科會 | |
2024 | 113年度推動國際教育課程發展與推廣計畫 | 主持人 | 2024.01 ~ 2024.12 | 教育部 | |
2024 |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國際教育教師共備社群計畫 | 主持人 | 2023.10 ~ 2024.12 | 教育部 | |
2023 | 高中國際教育課程政策形塑與實施歷程之議題分析(第二年) | 主持人 | 2023.08 ~ 2024.07 | 國科會 | |
2023 | 教育部「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計畫」(ICCS 2022)第五年 | 總主持人 | 2023.04 ~ 2024.03 | 教育部 | |
2023 | 112年推動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課程發展與國際交流推展計畫 | 總主持人 | 2023.01 ~ 2023.12 | 教育部 | |
2023 | 因材施教,成就每個孩子-台灣優質教育的願景與對策 | 主持人 | 2023.01 ~ 2024.06 | 財團法人黃昆輝教授基金會。非政府部門(如NGO及NPO計畫) | |
2022 | 高中國際教育課程政策形塑與實施歷程之議題分析(第一年) | 主持人 | 2022.08 ~ 2023.07 | 國科會 | |
2022 | 提升大學通識教育中程計畫【第1期計畫】 分項計畫2:通識教育課程發展及教師社群計畫 | 主持人 | 2022.06 ~ 2024.07 | 教育部 | |
2022 | 111年推動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課程發展與國際交流推展計畫 | 總主持人 | 2022.01 ~ 2022.12 | 教育部 | |
2022 | 2022.04-2023.03 教育部「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計畫」(ICCS 2022)第四年 | 總主持人 | 教育部 | ||
2021 | 探究式教學之師資培育-- 國際文憑師資培育的在地實踐 | 主持人 | 2021.08 ~ 2022.07 | 教育部 | |
2021 | 素養導向社會領域課程模式之建構 | 主持人 | 2021.07 ~ 2022.08 | 科技部 | |
2021 | 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計畫(ICCS 2022)第三年 | 總主持人 | 2021.04 ~ 2022.03 | 教育部 | |
2021 | 110年推動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課程發展與國際交流推展計畫 | 總主持人 | 2021.03 ~ 2021.12 | 教育部 | |
2021 | 新世代的教育:人才永續的整合規畫研究計畫 「民主素養與公民教育組」 | 主持人 | 2021.01 ~ 2022.06 | 財團法人黃昆輝教授基金會 | |
2021 | 超越表面事實的教學--發展以概念為本的國際教育統整課程模式(2/2) | 主持人 | 2020.08 ~ 2021.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20 | 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計畫(ICCS 2022)第二年 | 總主持人 | 2020.04 ~ 2021.03 | 教育部 | |
2020 | 推動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課程發展與國際交流推展計畫 | 成功大學外語中心、桃園市大園國際高中 | 總主持人 | 2020.01 ~ 2020.12 | 教育部 |
2020 | 超越表面事實的教學--發展以概念為本的國際教育統整課程模式(1/2) | 主持人 | 2019.08 ~ 2020.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9 | 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計畫(ICCS 2022)第一年 | 總主持人 | 2019.04 ~ 2020.03 | 教育部 | |
2019 | 推動中小學國際教育課程教材、資訊網及學校本位國際教育專案 | 協同/共同主持人 | 2018.10 ~ 2019.12 | 教育部 | |
2019 | 跨越邊界:多元文化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實踐經驗探究 | 主持人 | 2018.08 ~ 2019.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8 | 推動中小學國際教育課程教材、資訊網及學校本位國際教育專案 | 協同/共同主持人 | 2017.08 ~ 2018.08 | 教育部 | |
2018 | 再概念化多元文化教育與國際/全球教育:理論架構與課程發展的連結(2/2) | 主持人 | 2017.08 ~ 2018.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8 | IEA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16)(5/5)甲 | 主持人 | 2017.06 ~ 2018.05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8 | IEA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16)(5/5)乙 | 主持人 | 2017.06 ~ 2018.05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7 | 推動中小學國際教育課程教材、資訊網及學校本位國際教育專案 | 協同/共同主持人 | 2016.08 ~ 2017.08 | 教育部 | |
2017 | 再概念化多元文化教育與國際/全球教育:理論架構與課程發展的連結(1/2) | 主持人 | 2016.08 ~ 2017.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7 | IEA 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16)(4/5)乙 | 主持人 | 2016.06 ~ 2017.05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7 | IEA 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16)(4/5)甲 | 主持人 | 2016.06 ~ 2017.05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7 | 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計畫規劃主題:公民素養與教育 | 主持人 | 2016.06 ~ 2017.05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6 | 推動中小學國際教育課程教材、資訊網及學校本位國際教育專案 | 協同/共同主持人 | 2015.06 ~ 2016.08 | 教育部 | |
2016 | IEA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16)(3/5)乙 | 主持人 | 2015.06 ~ 2016.05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6 | IEA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16)(3/5)甲 | 主持人 | 2015.06 ~ 2016.05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6 | 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轉向 | 主持人 | 2014.08 ~ 2016.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5 | 推動中小學國際教育課程教材、資訊網及學校本位國際教育專案 | 協同/共同主持人 | 2014.06 ~ 2015.06 | 教育部 | |
2015 | IEA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16)(2/5)乙 | 主持人 | 2014.06 ~ 2015.08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5 | IEA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16)(2/5)甲 | 主持人 | 2014.06 ~ 2015.08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5 | ICCS2009公民認知問答題語料資料庫之建置與學生公民概念認知模型之分析 | 主持人 | 2013.08 ~ 2015.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5 | ICCS2009公民認知問答題語料資料庫之建置與學生公民概念認知模型之分析 | 主持人 | 2012.08 ~ 2015.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4 | 推動中小學國際教育課程教材、資訊網及學校本位國際教育專案 | 協同/共同主持人 | 2013.06 ~ 2014.06 | 教育部 | |
2014 | IEA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16)(1/5) | 主持人 | 2013.06 ~ 2014.05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4 | 多元文化-族群、性別與階級跨校合作計畫 | 協同/共同主持人 | 2012.10 ~ 2014.12 | 教育部 | |
2013 | 科技性別疆界的鞏固與流動-考察不同世代女學生科技學習的心路歷程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協同/共同主持人 | 2012.08 ~ 2013.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2013 | 大專校院氣候變遷調適通識教育暨學程課程規劃與推動計畫服務建議書 | 靜宜大學生態系、國立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 主持人 | 2012.02 ~ 2013.04 | 教育部 |
2013 | 社會科為什麼這麼難?--國小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文本形塑與轉化歷程之議題分析 | 主持人 | 2011.08 ~ 2013.07 | 國科會 | |
2013 | 融合原住民文化與CPS之科學課程發展與評鑑—以能源、機器人為例(4/4) | 協同/共同主持人 | 2009.08 ~ 2013.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2 |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的連貫與統整之擬議研究 | 主持人 | 2012.06 ~ 2012.12 | 其他 | |
2012 | 政策導向計劃:一般民眾與關鍵群體之低碳能源(含核能與安全)科技素養研究與推廣-子計畫一:民眾與關鍵群體之低碳能源一般科技素養研究與推廣 | 中原大學 | 協同/共同主持人 | 2011.11 ~ 2012.09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2012 | 融合原住民文化與CPS之科學課程發展與評鑑-以能源、機器人為例(3/4)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協同/共同主持人 | 2011.08 ~ 2012.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2012 | 閱讀研究議題七:「開卷有益」?社會學習領域多文本閱讀之意義建構-以歷史科為例 | 協同/共同主持人 | 2011.01 ~ 2012.06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12 | 中小學國際教育課程、資訊網建置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與研究中心 | 協同/共同主持人 | 2010.11 ~ 2012.03 | 教育部 |
2012 | 補助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圖書計畫規劃主題:文化研究與教育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 | 協同/共同主持人 | 2010.06 ~ 2012.05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2011 | IEA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09)(4/4) | 主持人 | 2010.08 ~ 2011.07 | 國科會 | |
2011 | 課程政策形塑與實施之議題脈絡分析--以高中課程綱要為例-課程政策形塑與實施之議題脈絡分析--以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綱為例(多年期2/2) | 主持人 | 2010.08 ~ 2011.07 | 國科會 | |
2011 | 課程政策形塑與實施之議題脈絡分析--以高中課程綱要為例-課程政策形塑與實施之議題脈絡分析--以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綱為例(多年期1/2) | 主持人 | 2009.08 ~ 2011.07 | 國科會 | |
2010 | 師範院校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從師範院校傑出校友生命故事探究師培典範 | 主持人 | 2010.06 ~ 2010.12 | 教育部 | |
2010 | IEA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09)(3/4) | 主持人 | 2009.08 ~ 2010.12 | 國科會 | |
2009 | 課程政策形塑與實施之議題脈絡分析--以高中課程綱要為例-課程政策形塑與實施之議題脈絡分析-以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綱為例(I) | 主持人 | 2008.08 ~ 2009.10 | 國科會 | |
2009 | IEA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09)(2/4) | 主持人 | 2008.08 ~ 2009.07 | 國科會 | |
2009 | 中小學課程發展之相關基礎性研究區塊研究-整合型(二)計畫子計畫五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 | 主持人 | 2008.06 ~ 2009.12 | 其他政府部門 |
2009 | IEA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CCS2009)(1/4) | 主持人 | 2007.04 ~ 2009.01 | 國科會 | |
2008 | 實踐取向的多元文化師資培育模式之建構--一個行動研究 | 主持人 | 2007.08 ~ 2008.08 | 國科會 | |
2007 | 成為多元文化教育工作者:師資培育者與基層教師的敘事探究、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 | 主持人 | 2006.08 ~ 2007.01 | 國科會 | |
2007 | 人文社會科學教育先導型計畫-多元文化與課程理論經典研讀會 | 主持人 | 2006.05 ~ 2007.04 | 教育部 | |
2007 | 台灣教師評鑑方案之制度分析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 | 主持人 | 2006.03 ~ 2007.04 | 其他 |
2007 | 台灣教師評鑑方案之制度分析 | 主持人 | 2006.03 ~ 2007.04 | 其他 | |
2007 | 多元文化教育的論述、實踐與反思--師資培育者的敘事探究 | 主持人 | 2005.08 ~ 2007.01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07 | 94年度人文社會科學教育先導型計畫-教學叢書補助(差異/認同/批判/實踐:台灣當代多元文化教育的論述與實務) | 主持人 | 2005.06 ~ 2007.04 | 教育部 | |
2006 | 台灣師大與僑大整合後未來發展計畫--子計畫「中小學專業發展學校規劃」 | 主持人 | 2006.02 ~ 2006.12 | 教育部 | |
2005 | 文化差異與兒童學習:文化回應教學之俗民誌研究(III) | 主持人 | 2004.08 ~ 2005.12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04 | 文化差異與兒童學習:文化回應教學之俗民誌研究(II) | 主持人 | 2003.08 ~ 2004.11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03 | 從多元文化觀點探討阿美族學生的學習型態與學業成就 | 主持人 | 2002.08 ~ 2003.10 | 教育部 | |
2003 | 文化差異與兒童學習:文化回應教學之俗民誌研究(I) | 主持人 | 2002.08 ~ 2003.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02 | 營造多元文化學習社群:一個多元文化教室的批判俗民誌研究 | 主持人 | 2001.08 ~ 2002.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01 | 多元文化公民資質之建構---階層分析程序法之應用 | 主持人 | 2000.08 ~ 2001.10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2000 | 多元文化課程方案的實施:不同文化脈絡的運作課程與經驗課程之研究 | 主持人 | 1999.08 ~ 2000.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1999 | 國民小學多元文化社會科課程設計與評鑑(3/3) | 主持人 | 1998.08 ~ 1999.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1998 | 國民小學多元文化社會科課程設計與評鑑(Ⅱ) | 主持人 | 1997.08 ~ 1998.12 | 科技部(原國科會) | |
1997 | 我國小學社會科課程多元文化取向之研究-國民小學多元文化社會科課程設計與評鑑模式之研究(I) | 主持人 | 1996.08 ~ 1997.07 | 科技部(原國科會) |